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,推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,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,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于6月10日举办 “知行合一的外语课程思政探索” 教学午餐会。本次活动在学院六楼会议大厅举行,活动特邀学院大学外语第八教研室的娄彦春老师作为主讲人,学院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,活动由金晶副院长主持。
娄彦春老师深耕一线教学,其所讲授的“英汉翻译基础“课程曾多次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。本次娄彦春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 “思政之我思、思政之本以学生为中心、思政之我行、思政之特殊案例、思政之总结” 五个维度展开分享。娄老师指出外语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,而是要在语言教学中自然融入价值观引导,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。在谈及 “思政之本以学生为中心”时,娄老师强调教学需立足学生成长需求,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,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情感共鸣。此外,娄老师还结合多个特殊教学案例,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外语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。

娄彦春老师的分享引发了现场教师的热烈反响。老师们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,就如何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、如何平衡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比重等问题展开讨论。现场互动频繁,思想火花不断碰撞,大家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,拓宽了教学思路。

金晶副院长在最后的总结中充分肯定了娄彦春老师的分享,她表示此次午餐会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,对推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她强调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,希望各位老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,创新教学方法,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。

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将以加强教师发展工作为核心,持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、经验交流等活动,为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,助力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。学院将进一步探索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模式,推动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,培养更多具有扎实语言功底、深厚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。